城乡居民医保
医保定点医疗机构
 扫码关注
【澜沧妇幼官微】
1、乳量不足
正常乳母产后6个月内每天泌乳量随婴儿月龄增长逐渐增加,成熟乳量平均可达每日700-1000毫升。婴儿母乳摄入不足可出现下列表现:
▲体重增长不足,生长曲线平缓甚至下降,尤其新生儿期体重增长低于600克;
▲尿量每天少于6次;
▲吸吮时不能闻及吞咽声;
▲每次哺乳后常哭闹不能安静入睡,或睡眠时间小于1小时(新生儿除外)。
若确定因乳量不足影响婴儿生长,应劝告母亲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,可在每次哺乳后用配方奶补充母乳不足。
2、乳头内陷或皲裂
乳头内陷需要产前或产后做简单的乳头护理,每日用清水(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)擦洗、挤、捏乳头,母亲亦可用乳头矫正器矫正乳头内陷。母亲应学会“乳房喂养”而不是“乳头喂养”,大部分婴儿仍可从扁平或内陷乳头吸吮乳汁。每次哺乳后可挤出少许乳汁均匀地涂在乳头上,乳汁中丰富的蛋白质和抑菌物质对乳头表皮有保护作用,可防止乳头皲裂及感染。
3、溢奶
6月龄内的小婴儿常常出现溢奶。此外,喂养方法不当导致吞入气体过多或过度喂养亦可发生溢奶。缓解方法:喂奶后宜将婴儿头靠在母亲肩上竖直抱起,轻拍背部,可帮助排出吞入空气而预防溢奶。婴儿睡眠时宜右侧卧位,可预防睡眠时溢奶而室息。若经指导后婴儿溢奶症状无改善,或体重增长不良,应及时就诊。
4、母乳性黄疸
母乳性黄疸是指纯母乳喂养的健康足月儿或近足月儿生后2周后发生的黄疸。母乳性黄疸婴儿一般体格生长良好,无任何临床症状,无需治疗,黄疸可自然消退,应继续母乳喂养。若黄疸明显,累及四肢及手足心,应及时就医。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15-20mg/m1,且无其它病理情况,建议停止喂母乳3天,待黄疸减轻后,可恢复母乳喂养。
停喂母乳期间,母亲应定时挤奶,维持泌乳,婴儿可暂时用配方奶替代喂养。再次喂母乳时,黄疸可有反复,但不会达到原有程度。
5、母亲外出时的母乳喂养
母亲外出或上班后,应鼓励母亲坚持母乳喂养。每天哺乳不少于3次,外出或上班时挤出母乳,以保持母乳的分泌量。
附:母乳保存方法
母亲外出或母乳过多时,可将母乳挤出存放至干净的容器或特备的“乳袋”,妥善保存在冰箱或冰包中,不同温度下母乳储存时间可参考下表:
储存条件 最长储存时间
室温(25℃) 4小时
冰箱冷藏室(4℃) 48小时
冰箱冷冻室(-20℃) 3个月
6、不宣母乳喂养的情况
▲母亲正接受化疗或放射治疗。
▲患活动期肺结核且未经有效治疗。
▲患乙型肝炎且新生儿出生时未接种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。
▲HIV感染、乳房上有疱疹、吸毒等情况。
▲母亲患其他传染性疾病或服用药物时,应咨询医生,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可以哺乳。
下一篇:儿童保健知识——母乳喂养的方法